2025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

2025 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須知
International ICT Innovative Services Awards 2025
高中高職競賽須知
一、 活動時間
(一) 報名日期(線上):114年8月1日(五)9:00am開放報名至114年9月30日(二)5:00pm截止,
請於截止日下午4時59分59秒前(報名系統將於下午5時關閉)完成報名。
(二) 初賽日期:114年10月13日(一)~114年10月17日(五)
(三) 決賽日期:114年11月1日(六) 8:00am-5:00pm
(四) 決賽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五) 活動網址:https://innoserve.tca.org.tw
二、 辦理單位
(一) 指導單位:數位發展部、教育部
(二) 主辦單位: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
(三) 共同主辦單位:勞動部、數位發展部資料創新司、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四) 協辦單位:聯新國際醫院、叡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商鈦坦科技、財團法人台灣大哥
大基金會、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宏碁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
(五) 合作單位:中華民國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協會、中華民國資訊安全學會
(六) 執行單位:台北市電腦公會
三、 競賽類別
(一)競賽類別分為兩大類,包含「大會專題類」及「指定專題類」(詳如類別說明)。
(二)報名方案
報名身份
說明
1.每隊最多只能報名2類,每一類別最多只能報名1組。
2.可報名類組:
類別
組別
大會專
題類
高中高職組
設組單位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教育部資訊及
科技教育司、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
高中高職
(含五專一~
三年級)
教育開放資料組
資安應用組
指定專
題類
※主辦單位擁有各報名隊伍最後參賽組別的調配權。
資安技術組
教育AI組
叡揚智慧場域創新應用組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叡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1
2
(三)類別說明
⚫ 大會專題類

號 組名 說明
1 高中高職組
(IPSH)
ICT創新應用、智慧製造、區塊鏈、IoT、AI、大數據、ODF、雲端應用、行動應
用、智慧聯網、資訊安全、AR/VR、5G、電子商務等。

⚫ 指定專題類
編號 組名 說明

  1. 資安應用組
    (EDUSE1)
    安全的應用系統或創新模式,如下列主題(但不限於此) :
    (1) 安全的AI應用服務。
    (2) 安全的電子支付
    (3) 安全的視訊會議
    (4) 安全的文檔系統
    (5) 零信任架構的實作
    (6) 安全的APP
    (7) 資安監控系統
    (8) 安全的首頁系統
    (9) 安全的健康存摺…等。
    【資安主題歷年得獎作品簡介】
    https://innoserve.tca.org.tw/networksafe.aspx
  2. 資安技術組
    (EDUSE2)
    開發資安相關之新工具/新技術及概念驗證(POC)/新框架等,如下列主題(但
    不限於此) :
    (1) 結合AI的各種資安技術
    (2) 假訊息(電話、網站或社交平台)之辨識/追蹤/防堵
    (3) 合成影像辨識技術
    (4) 身分辨識與驗證
    (5) 惡意程式追蹤/防制
    (6) AIoT的安全技術
    (7) 自動化/主動式防禦技術
    (8) 無線連網安全技術
    (9) 數位鑑識等。
    【資安主題歷年得獎作品簡介】
    https://innoserve.tca.org.tw/networksafe.aspx
    3
    編號 組名 說明
  3. 教育開放資料組
    (EDUOD)
    報名資格:符合下述任一選項皆可。
    鼓勵團隊優先使用「教育部(含所屬機關)開放資料」。
    ◼ 作品選項1:須使用「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https://data.gov.tw)教育部(含
    所屬機關)開放資料」(至少1筆),多元應用於教育(如:求學進修)、休閒
    觀光、就業、社會服務、開店選址、租房買房等,製作網頁或智慧型手持
    裝置的應用程式(不指定作業系統平臺)。
    ◼ 作品選項2:須使用「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http://data.gov.tw)資料集」
    (至少1筆),開發與「教育相關」應用程式作品。

【教育開放資料-好點子獎勵】
除了本次競賽作品,團隊是否還有來不及實現的創新應用想法呢?
就趁這次暢所欲言,還有機會獲額外獎勵金喔
獎勵名稱 教育開放資料-好點子獎勵
獎勵金額 新臺幣3,000元/每隊(1-3隊)
獎勵目的
鼓勵團隊提供「教育開放資料」之創新/加值應用建議(無
須實作作品,但需說明應用情境),以作為後續開放資料
應用參考。
參與資格
與方式

  1. 報名「教育開放資料組」且通過資格審,即具資格參
    與【教育開放資料-好點子獎勵】
  2. 請團隊於報名期間額外上傳「附件3:教育開放資料
    好點子說明書」至報名系統
    評選方式 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依據團隊繳交「好點子說明
    書」的內容,擇優給予獎勵
    得獎公告 將於決賽11/1(六)公告於競賽網站-最新消息
    *參與本獎勵活動團隊無須至決賽現場簡報與上台領獎

【重點攻略祕笈】

  1. 一起來挖寶:教育部資料集/熱門資料推薦/新上架資料集推
    薦(https://innoserve.tca.org.tw/Promotion.aspx#a01)
  2. 鼓勵參賽團隊搭配其他政府機關、學校、民間或國際間之開放資料,進行
    作品開發。
  3. 歷年得獎作品簡介:
    (https://innoserve.tca.org.tw/Promotion.aspx#a02)
  4. 若團隊有其他教育部資料開放集之需求,歡迎至政府資料開
    放平臺“我想要更多”提出新的欄位需求或資料集等。

    �️千萬別錯過的【加碼獎勵及重點攻略】
    提高團隊獲獎的最佳機會!
    4
    編號 組名 說明
  5. 教育AI組
    (EDUAI)
    鼓勵團隊運用AI技術(生成式AI、機器學習、語音/影像/情緒識別、自然語言
    處理等技術)解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或校園管理等相關問題,如下列主題(但
    不限於此)。
    (1)智慧教學:智慧測評、虛擬教學、教案生成等
    (2)智慧學習:自主學習、 AI機器人、分析反饋等
    (3)校園管理:自動化管理、智慧監控、校務行政等
    *競賽作品如有使用生成式AI,請陳述競賽作品與生成式AI之關聯性,使用
    生成式AI產出之內容為何?
    【教育AI組歷年得獎作品簡介】
    https://innoserve.tca.org.tw/TeachAI.aspx

  6. 叡揚智慧場域
    創新應用組
    (GSS
    intelligence)
    結合AI新趨勢,以「智慧場域」為發展概念,團隊至少使用一項「叡揚」所
    提供的數位服務(iota C.ai 對話服務平台、Vital CRM、Vital BizForm),開發可
    運用於日常生活、企業營運、城市、客服或醫療等或其他特定場域,或開發
    具有創意及「智慧化」的多元創新應用作品。

【加分機制】
若能透過API串接,整合多項「叡揚」的數位服務,每整合一項服務(如下所
列),可酌予加分 (至多5%),依此類推,若同時串接整合其他2項服務,至
多可加10%。

【相關資源】
上述叡揚資訊提供之服務平台及API文件,試用申請資訊、線上課程、技術
諮詢等資料,將陸續公布於https://hackathon.gss.com.tw/2025/innoserve

【叡揚資訊-數位服務簡介】

  1. iota C.ai 對話服務平台:非程式設計者也可以設計的聊天對話服務平台!
    透過簡單易用的瀏覽器介面提供圖像化元件,快速設計Chatbot對話流
    程,內建 AI 自然語言理解,並可介接外部 AI(如 ChatGPT)。一般情
    況下,參賽者無需額外撰寫程式即可介接第三方服務提供之API(或自行
    開發),亦可在聊天室介面上完成多種 IT 互動服務。
  2. Vital CRM:以客戶為核心,客製化彈性的介面設定,增進公司與客戶之
    間的互動關係,便捷管理業務、行銷推廣、客戶服務、數據分析並整合社
    群媒體讓服務,提高公司業績持續成長及永續經營,另可整合Vital
    BizForm 提升業務管理效率。提供完整API可以開發加值應用。
  3. Vital BizForm:透過視覺化的表單設計,可運用於問卷蒐集、統計分析及
    留存管理,將資料儲存於雲端達到無紙化目標。

【背景說明】
叡揚資訊定位於提供資訊軟體與服務以解決企業資訊化的需求,從引進提升
系統效能、穩定性以及開發應用系統所需的生產力工具,再提供「企業e化
應用軟體」專案服務,並成功發展為套裝產品,也陸續推出雲端服務造福中
小企業。
四、報名資格
(一)大會專題類
編號
組別
高中高職組
1
(IPSH)
報名資格
各級公、私立高中(職)學校(含五專一~三年級)之在學學生為限,每隊
學生不超過8人。另需有1-2名學校指導老師。
(二)指定專題類
編號
組別
資安應用組


  1. (EDUSE1)
    說明
  2. 凡大專校院(含大專生、碩博士生)、高中高職之在學學生都可參加。
  3. 每隊學生不超過8人,另需有1-2名學校指導老師。
    資安技術組

  4. (EDUSE2)
  5. 凡大專校院(含大專生、碩博士生)、高中高職之在學學生都可參加。
  6. 每隊學生不超過8人,另需有1-2名學校指導老師。
    教育開放資料組

  7. (EDUOD)
  8. 凡大專校院(含大專生、碩博士生)、高中高職之在學學生都可參加。
  9. 每隊學生不超過8人,另需有1-2名學校指導老師。
  10. 須於系統概述文件中說明所使用之資料集與來源。

  11. 教育AI組
    (EDUAI)
  12. 凡大專校院(含大專生、碩博士生)、高中高職之在學學生都可參加。
  13. 每隊學生不超過8人,另需有1-2名學校指導老師。

  14. 叡揚智慧場域
    創新應用組
    (GSS intelligence)
  15. 凡大專校院(含大專生、碩博士生)、高中高職之在學學生都可參加。
  16. 每隊學生不超過8人,另需有1-2名學校指導老師。
    5
    6
    五、報名流程
    (一) 線上報名-報名網址:https://innoserve.tca.org.tw
    點選報名類別(最多選2類)
  17. 大會專題類
  18. 指定專題類
    上傳專題資料
  19. 系統概述文件 (附件1)
  20. 參賽切結書暨蒐集個人資料告知/肖像提供同意書(附件2)
  21. 教育開放資料組-好點子說明書(僅報名「教育開放資料組-好點子獎勵」須繳交如附件3,加碼
    爭取獎勵)
  22. 學生證正反面影本(供執行單位查驗「在學身分」使用,若學生證為IC卡「無法辨識系所及註
    冊章」時,請學校單位開立「在學證明」一併上傳)
  23. 團體照
  24. 作品介紹影片3分鐘
    ※報名截止日期9/30(二) 下午五點
    ※同時報名兩組之團隊需繳交兩份系統概述文件
    點選報名組別(最多選2組)
  25. 大會專題類
    (1) 高中高職組
  26. 指定專題類
    (1) 資安應用組
    (2) 資安技術組
    (3) 教育開放資料組
    (4) 教育AI組
    (5) 叡揚智慧場域創新應用組
    7
    (二) 注意事項
    項目 注意事項
    上傳
    報名
    文件
  27. 系統概述文件(附件1)需為word檔,統一用標楷體14字型,不得超過5頁,且檔
    案大小不得超過4MB。
  28. 教育開放資料組-好點子說明書(僅報名「教育開放資料組-好點子獎勵」者,須繳
    交如附件3)需為PDF檔,標楷體14字型,不得超過3頁,且檔案大小不得超過2MB。
  29. 參賽切結書暨蒐集個人資料告知/肖像提供同意書(附件2),須由所有團隊成員親
    筆簽名,需掃描成PDF檔,且檔案大小不得超過2MB。
  30. 學生證正反面影本,需掃描成PDF檔,且檔案大小不得超過2MB。供執行單位查驗
    「在學身分」使用,若學生證為IC卡無法辨識「系所及註冊章」時,請學校單
    位開立「在學證明」一併上傳。
  31. 團體照需為JPG檔,繳交像素須大於1024×768,且禁止裁剪成正方形避免播放時
    變形,並建議參賽團隊全體及學校指導老師共同合影,檔案大小不得超過2MB。
  32. 作品介紹影片3分鐘,請先上傳至YouTube,隱私權點選為「不公開(僅知道網址
    的才能觀看)」,上傳後將影片網址填入線上報名資料內。
  33. 作品介紹影片範例,請至報名網站查:https://innoserve.tca.org.tw/award.aspx。
  34. 匿名原則:繳交之資料內容(含影片)除大會提供之表頭之外,不得提示或暗示參賽
    單位(如學校logo、學校名稱、指導教授姓名等),如有違反,由評審委員及競賽
    委員會決議扣分或取消資格。
    其他
  35. 同一組學生只能報名1個專題,或同一作品不得以不同名稱或不同團隊來參賽,
    經查獲者,取消參賽及得獎資格。
  36. 報名「教育開放資料組」注意事項:
    (1) 線上報名時,請填寫至少1筆各組指定之開放資料的資料集(Data Set)名稱。
    (2) 另詳列於上傳文件「系統概述文件(附件1)」中。
  37. 不符合上述報名程序及交付資料不齊全之團隊,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38. 報名截止後不得更換或新增組員及學校指導老師。
    六、競賽流程
    (一)大會專題類、指定專題類
    資格審查
    由主辦單位依據競賽辦法
    進行資格審查。
    (二)競賽流程說明
    初賽
    由評審委員依各參賽隊伍
    所上傳之文件、影片進行評
    選。
    決賽
    通過初賽之參賽隊伍於現
    場說明與系統展示、問題詢
    答,於當日公布得獎隊伍。
  39. 資格審查:由主辦單位依據報名須知進行資格審查並調整競賽組別。
  40. 初賽:通過資格審查後由評審委員依各參賽隊伍所上傳之資料與作品介紹影片進行評
    選,通過後進入決賽。
  41. 決賽:通過初賽之參賽隊伍於現場說明與系統展示、問題詢答。
     每組現場說明與展示(約6分鐘)、問題詢答(約7分鐘),為使大會順利準時進行,
    確切詢答時間將視情況調整公告。
     同時報名2類之參賽隊伍,需簡報兩次。
    8
    9

(三)決賽時程表(暫定,最後時間以當天的大會手冊為準 )
時間 活動流程
07:30~08:30 報到及現場展示系統架設
08:10~08:30 貴賓、評審委員報到
08:30~09:20 開幕典禮
09:20~09:30 評審委員共識會議
09:30~10:45 現場詢答、決選評分(一)每組第1~第5隊
(大會專題類、國際交流類、指定專題類同步評選)
10:45~10:55 中場休息
10:55~12:10 現場詢答、決選評分(二)每組第6~第10隊
(大會專題類、國際交流類、指定專題類同步評選)
12:10~13:30 午餐休息
13:30~14:45 現場詢答、決選評分(三)每組第11~第15隊
(大會專題類、國際交流類、指定專題類同步評選)
14:45~15:30 決選評審會議、團隊觀摩
15:30~17:00 頒獎典禮

10
七、評審遴選與評分項目
(一)評審遴選
1.大會專題類
編號 組別 評審組成

  1. 高中高職組
    (IPSH)
  2. 評審團成員由競賽委員會共同邀請,由國內資服產業廠商
    與學術界代表共同組成。
  3. 評審團設召集人一名,負責主持評審會議及與評審相關工
    作事務的協調。

2.指定專題類
編號 組別 評審組成

  1. 資安應用組
    (EDUSE1)
  2. 評審團成員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及競賽委員會邀請
    產、官、學代表共同組成。
  3. 評審團設召集人一名,負責主持評審會議及與評審相關工作
    事務的協調。
  4. 資安技術組
    (EDUSE2)
  5. 評審團成員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及競賽委員會邀請
    產、官、學代表共同組成。
  6. 評審團設召集人一名,負責主持評審會議及與評審相關工作
    事務的協調。
  7. 教育開放資料組
    (EDUOD)
  8. 評審團成員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及競賽委員會邀請
    產、官、學代表共同組成。
  9. 評審團設召集人一名,負責主持評審會議及與評審相關工作
    事務的協調。
  10. 教育AI組
    (EDUAI)
  11. 評審團成員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及競賽委員會邀請
    產、官、學代表共同組成。
  12. 評審團設召集人一名,負責主持評審會議及與評審相關工作
    事務的協調。

  13. 叡揚智慧場域
    創新應用組
    (GSS intelligence)
  14. 評審團成員由叡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及競賽委員會共同邀
    請產、官、學代表共同組成。
  15. 評審團設召集人一名,負責主持評審會議及與評審相關工作
    事務的協調。

11
(二) 參賽隊伍票選
獎項內容 票選進行方式
最佳人氣獎
(全部五隊)
以參賽隊伍為單位,由參賽隊伍於決賽現場掃描QR code投
票,每隊有五票的投票資格,可以投給自己的團隊,且至少要
投滿三個,其得票最高的五個團隊 (至少一隊獲獎隊伍為高中
高職組) 將獲得最佳人氣獎。

(三) 初賽評分項目
1.大會專題類
編號 組別 評分項目 權重

  1. 高中高職組
    (IPSH)
    創新性(包含創新度、影響力、整合性等) 50%
    擴充性(包含延展性等) 50%

2.指定專題類
編號 組別 評分項目 權重

  1. 資安應用組
    (EDUSE1)
    創新性(創意、構想、應用) 60%
    實用性(市場、功能、可行) 40%
  2. 資安技術組
    (EDUSE2)
    技術創新性(創意、構想) 40%
    技術可行性(穩定性、成熟度、完整性、擴充性) 60%
  3. 教育開放資料組
    (EDUOD)
    教育部開放資料使用度(數量與程度) 40%
    創新性(創意構想程度、服務創新性、資料呈現方式) 30%
    實用性(功能性、可行性、穩定性、擴充性) 30%
  4. 教育AI組
    (EDUAI)
    創新性(AI創新應用、創意、構想等) 40%
    技術性(AI模型開發、精準度、功能性、穩定性等) 30%
    實用性(可執行度、整合性、使用端接受度等) 30%

  5. 叡揚智慧場域
    創新應用組
    (GSS intelligence)
    創新性(作品創新性、創意構想程度等) 30%
    實用性(科技應用整合性、功能性、使用端接受度等) 30%
    技術性(使用技術內容、擴充性、架構合理性等) 20%
    完成度(作品實際操作可用性、穩定性) 20%
    12
    (四)決賽評分項目
    1.大會專題類
    編號 組別 評分項目 權重
  6. 高中高職組
    (IPSH)
    創新性(包含創新度、影響力、整合性等) 30%
    實用性(包含有效性、整合性等) 15%
    穩定性(包含完整度、使用者體驗等) 15%
    擴充性(包含延展性等) 15%
    系統完整性(包含完整度、主題符合度、問題定義等) 15%
    說明展示表達能力 10%

2.指定專題類
編號 組別 評分項目 權重

  1. 資安應用組
    (EDUSE1)
    創新性(創意、構想、應用) 45%
    實用性(市場、功能、可行) 35%
    表達能力(作品展示、說明清楚、整體概念完整) 20%
  2. 資安技術組
    (EDUSE2)
    技術創新性(創意、構想) 35%
    技術可行性(穩定性、成熟度、完整性、擴充性) 45%
    表達能力(作品展示、說明清楚、整體概念完整) 20%
  3. 教育開放資料組
    (EDUOD)
    創新性(創意構想程度、服務創新性、資料呈現方式) 25%
    實用性(功能性、可行性、穩定性、擴充性) 25%
    教育開放資料使用度(數量與程度) 40%
    說明展示表達能力(主題符合度、說明清晰度、整體概念呈
    現) 10%
    13
    編號 組別 評分項目 權重
  4. 教育AI組
    (EDUAI)
    創新性(AI創新應用、創意、構想等) 35%
    技術性(AI模型開發、精準度、功能性、穩定性等) 25%
    實用性(可執行度、整合性、使用端接受度等) 25%
    說明展示表達能力(主題符合度、說明清晰度、整體概念呈
    現)
    15%

  5. 叡揚智慧場域
    創新應用組
    (GSS intelligence)
    創新應用(引入新的概念、技術,或導入新領域,帶來新價
    值) 30%
    技術能力(使用技術內容、擴充性、架構合理性等) 30%
    產品貢獻(包裝既有AI的創新整合情境、或是提出新的AI
    整合等) 30%
    展示及表達能力(主題符合度、邏輯性及口說表達能力) 10%
    八、獎勵方式
    本屆「大會專題類」之各組別評選方式將視報名隊數細分各小組,每小組約10~15隊,
    從各小組中各評選出優秀的得獎隊伍,得獎隊伍之數位獎狀將於賽後統一製作後寄送至
    團隊所有成員之個人信箱。
    (一)大會專題類(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提供之獎項)
    編號
    組別
    獎勵內容
    1
    高中高職組
    (IPSH)
    第一名(1名):新臺幣20,000元
    第二名(1名):新臺幣10,000元
    第三名(1名):新臺幣5,000元
    佳 作(2名):獎狀乙只
    備註
    ◼ 得獎隊伍的指導老師及該
    隊的學生成員都可得到由
    主辦單位共同頒發的中英
    文獎狀乙只。
    ◼ 通過資格審的指導老師及
    該隊學生成員皆可得到參
    賽證明乙只。
    最佳人氣獎1隊為高中高職
    組,4隊為大專校院團隊,得
    獎隊伍的指導老師及該隊學
    生成員都可得到由主辦單位
    共同頒發的中英文獎狀乙只。
    ◼ 入圍決賽並全程參賽的團
    隊,指導老師及該團隊學
    生成員皆可得到入圍證明
    乙只。
    2
    最佳人氣獎 最佳人氣獎(5名):新臺幣3,000元
    14
    15
    (二)指定專題類(各設組單位提供之獎項)
    編號 組別 獎勵內容 備註

  6. 資安應用組
    (EDUSE1)
    第一名(1名):新臺幣50,000元及
    獎盃乙座
    第二名(1名):新臺幣30,000元及
    獎盃乙座
    第三名(1名):新臺幣10,000元及
    獎盃乙座
    佳 作(3名):新臺幣5,000元
    (佳作其中至少一名保留由高中高職團
    隊獲獎,若無得從缺。)
    ◼ 得獎隊伍的指導老師及
    該隊的學生成員均可獲
    得由主辦單位共同頒發
    的中英文獎狀乙只。
    ◼ 得獎隊伍作品著作權屬
    該團隊,但需無償提供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
    司運用於各項業務推
    廣、成果發表、展示宣
    傳說明會等活動。

  7. 資安技術組
    (EDUSE2)
    第一名(1名):新臺幣50,000元及
    獎盃乙座
    第二名(1名):新臺幣30,000元及
    獎盃乙座
    第三名(1名):新臺幣10,000元及
    獎盃乙座
    佳 作(3名):新臺幣5,000元
    (佳作其中至少一名保留由高中高職團
    隊獲獎,若無得從缺。)
    ◼ 得獎隊伍的指導老師及
    該隊的學生成員均可獲
    得由主辦單位共同頒發
    的中英文獎狀乙只。
    ◼ 得獎隊伍作品著作權屬
    該團隊,但需無償提供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
    司運用於各項業務推
    廣、成果發表、展示宣
    傳說明會等活動。

  8. 教育開放資料組
    (EDUOD)
    第一名(1名):新臺幣50,000元及
    獎盃乙座
    第二名(1名):新臺幣30,000元及
    獎盃乙座
    第三名(1名):新臺幣10,000元及
    獎盃乙座
    佳 作(3名):新臺幣5,000元
    (佳作其中至少一名保留高中高職團隊
    獲獎,若無得從缺。)
    ◼ 得獎隊伍的指導老師及
    該隊的學生成員均可獲
    得由主辦單位共同頒發
    的中英文獎狀乙只。
    ◼ 得獎隊伍作品著作權屬
    該團隊,但需無償提供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
    司運用於各項業務推
    廣、成果發表、展示宣
    傳說明會等活動。
    【特別增設】
    教育開放資料組-好點子獎勵(1-3名):
    新臺幣3,000元(參與辦法請見組別說
    明)
    得獎隊伍作品著作權屬該
    團隊,但需無償提供教育部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運用於
    各項業務推廣、成果發表、
    展示宣傳說明會等活動。
    16
    編號 組別 獎勵內容 備註

  9. 教育AI組
    (EDUAI)
    第一名(1名):新臺幣50,000元及
    獎盃乙座
    第二名(1名):新臺幣30,000元及
    獎盃乙座
    第三名(1名):新臺幣10,000元及
    獎盃乙座
    佳 作(3名):新臺幣5,000元
    (佳作其中至少一名保留由高中高職團
    隊獲獎,若無得從缺。)
    ◼ 得獎隊伍的指導老師及
    該隊的學生成員均可獲
    得由主辦單位共同頒發
    的中英文獎狀乙只。
    ◼ 得獎隊伍作品著作權屬
    該團隊,但需無償提供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
    司運用於各項業務推
    廣、成果發表、展示宣
    傳說明會等活動。

  10. 叡揚智慧場域
    創新應用組
    (GSS intelligence)
    第一名(1名):新臺幣 60,000元,指導
    老師群:新台幣30,000元
    第二名(1名):新臺幣 40,000元,指導
    老師群:新台幣20,000元
    第三名(1名):新臺幣 20,000元,指導
    老師群:新台幣10,000元
    創新應用獎(1名):新臺幣 6,000元
    技術卓越獎(1名):新臺幣 6,000元
    產品貢獻獎(1名):新臺幣 6,000元
    台風穩健獎(1名):新臺幣 2,000元
    ◼ 每一獎項限頒發一組團
    隊,且不重複得獎。
    ◼ 未獲前3名之團隊,有
    機會以決賽評分項目之
    一的最高分,獲得其他
    相關獎項。
    ◼ 產品貢獻獎以有實質整
    合產品服務的團隊為主
    (例如,自行開發新的串
    接API串連產品),若無
    得從缺。
    ◼ 得獎隊伍作品著作權屬
    該團隊,但須無償提供
    叡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運用於各項業務推廣、
    成果發表、展示宣傳說
    明會等活動。
    九、參賽規則
    (一) 參賽團隊同意遵守主辦單位所規定之競賽須知及評審委員會所決議之各項評審公告、
    規則及評審結果。
    (二) 參賽團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參賽資格;對於獲獎團隊撤銷其獎項
    並追回獎金、獎狀:
  11. 參賽所提報之各項資料有虛偽不實者。
  12. 參賽作品已達「商品化」或「量產」階段。
  13. 以相同參賽作品二度參與本競賽時,其作品未有所精進或未將精進之處載明於報名
    文件者。
  14. 參賽作品有剽竊、抄襲或其他侵害他人專利、專門技術、著作權或其他智慧財產權。
  15. 在比賽會場有其他影響其他參賽隊伍,造成競賽不公的行為。
  16. 參賽作品有違反本競賽規則所列之規定者。
    (三) 參賽團隊同意配合主辦單位推廣、宣傳需要,無償提供參賽作品相關資料(作品簡介及
    作品影片)、接受採訪、活動攝影、影片剪輯等作為競賽專輯、宣傳影片、報導或社群
    媒體廣宣,於國內、外非營利使用,促進資訊創意發想交流。
    (四) 主辦單位得視實際狀況,保有調整獎項名額、獎狀落款及修改本活動之權利。
    (五) 主辦單位得視需要修改競賽相關須知,並公布於競賽網站,參賽團隊應經常瀏覽網站
    公告,不得以未知悉為由提出異議。
    (六) 競賽網址:https://innoserve.tca.org.tw。
    十、聯絡方式
    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委員會
    聯絡人:蔡先生、吳小姐
    聯絡電話:02-2577-4249 #879、#368
    e-mail:pt879@mail.tca.org.tw ; kay_wu@mail.tca.org.tw
    17
    附件1:系統概述文件
  17. 系統概述文件需為word檔,以A4紙張格式,最多不得超過5頁,超過頁數時系統會自
    動截尾,檔案大小不得超過4MB
  18. 版面設定為直向紙張,邊界為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裝訂邊1cm。
  19. 統一用標楷體14字型,單行間距,與前後段距離3pt。
  20. 系統概述文件須具備之內容如下:(標頭為必須之部分)。
  21. 報名「教育開放資料組」之參賽隊伍,須於「前言」段落中,詳列使用之「開放資料」
    資料集(Data Set)名稱。
  22. 上述5點說明,請於繳件時刪除。
    編號:(此欄位由主辦單位填寫)
    中文專題名稱:請填寫與線上報名系統一致之中文專題名稱
    英文專題名稱:請填寫與線上報名系統一致之英文專題名稱
    一、前言
    二、創意描述
    三、系統功能簡介
    四、系統特色
    五、系統開發工具與技術
    六、系統使用對象
    七、系統使用環境
    八、結語
    18
    附件2:參賽切結書暨蒐集個人資料告知/肖像提供同意書
    (繳交文件需掃描成PDF檔,且檔案大小不得超過2MB)
    2025 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
    參賽切結書暨蒐集個人資料告知/肖像提供同意書
    學校名稱:
    專題名稱: 請填寫與線上報名系統一致之中文專題名稱
    本團隊為參加「2025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下稱本競賽),同意擔保下
    列事項,以作為取得參賽資格之依據:
    一、 本團隊詳讀競賽須知後同意其內容,願依相關規定參賽,參賽作品及參賽過程如有剽
    竊、抄襲、冒名頂替、其他不法之情事或違反本競賽規則所列之規定者,主辦單位得
    取消參賽及得獎資格,亦同意繳回獲得之獎金及獎狀,如有致損害於主辦單位、執行
    單位或其他任何第三人之行為,將由本團隊自負相關法律及賠償責任,概與主辦及執
    行單位無關。
    二、 本團隊參賽作品未達「商品化」或「量產」階段,如有虛偽不實,主辦單位得取消參
    賽及得獎資格,本團隊亦同意繳回獲得之獎金及獎狀。
    三、 本團隊知悉以相同參賽作品二度參與本競賽時,其作品須有所精進並載明於報名文件
    中,如有虛偽不實,主辦單位得取消參賽及得獎資格,本團隊亦同意繳回獲得之獎金
    及獎狀。
    四、 本團隊不會在比賽會場有影響其他參賽隊伍,造成競賽不公的行為,經查證屬實,主
    辦單位得取消參賽及得獎資格,本團隊亦同意繳回獲得之獎金及獎狀。
    五、 本團隊同意配合主辦單位推廣、宣傳需要,無償提供參賽作品相關資料(作品簡介及
    作品影片)、接受採訪、活動攝影、影片剪輯等作為競賽專輯、宣傳影片、報導或社
    群媒體廣宣,於國內、外非營利使用,促進資訊創意發想交流。
    六、 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部分:
    主辦單位(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
    會)委託計畫執行單位-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下稱本會)辦理資訊服務業推廣計
    畫(下稱本計畫),因應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個人資料保護規定,在向您蒐集個人資
    料之前,依法向您告知下列事項,當您親筆簽名後,表示您已閱讀、瞭解並同意接受
    本同意書之所有內容:
    (一) 蒐集目的及類別:為本競賽相關之作業管理、通知聯繫、活動訊息發布、問卷
    調查、產學媒合、相關統計分析;或提供本會各項活動通知、報名資料確認、
    寄送產業相關訊息及本會內部管理使用之蒐集目的,而須獲取您下列個人資料
    類別:學校名稱、聯絡地址、聯絡人姓名、年級、職稱、手機、E-mail、電話、
    個人肖像。
    (二)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您的個人資料,除涉及國際業務或
    19
    活動外,將提供本機關(構)於中華民國領域,於上述蒐集目的之必要合理範圍
    內加以利用至前述蒐集目的消失為止。
    (三) 當事人權利行使: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您可向本會請求查詢或閱覽、製
    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停止蒐集/處理/利用或刪除您的個人資料。
    (四) 不提供個人資料之權益影響:如您不提供或未提供正確之個人資料,或要求停
    止蒐集/處理/利用/刪除個人資料、服務訊息的取消訂閱,將無法為您提供蒐集
    目的之相關服務。
    (五) 肖像權部分:
  23. 授權內容:立同意書人同意主辦單位及執行單位有拍攝、使用、公開展示立
    同意書人肖像之權利。
  24. 授權期間/地域:不限期間及地域永久授權
  25. 授權條件:無償授權
    (六) 各項通知服務、相關訊息之停止寄送,可透過訊息內容提供之取消訂閱連結通
    知。您可於上班時間聯繫承辦人黃小姐(電話(02)2577-4249,分機:392)。就
    違反本個資聲明事項之行為,請與活動承辦人反映。
    此致
    主辦單位: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
    執行單位: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姓名
    (請清楚填寫或繕打)
    簽名
    我已完整閱讀且
    同意上開蒐集個人資料告知提供
    (須由本人親筆簽名)
    團隊成員
    中 華 民 國 1 1 4年 月 日
    20
    21

附件3:教育開放資料組-好點子說明書
(繳交文件需為PDF檔,標楷體14字型,最多不得超過3頁,且檔案大小不得超過2MB)
專題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開放資料組-好點子說明書
可運用教育部現有的哪些開放資料集?並加值使用在何種應用情境中?
(無須實作,但請詳細說明應用情境)